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谢志坚

发布时间:2021-12-06 浏览次数:

姓名:谢志坚    职称:副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

地址:江西农业大学南区国土学院414 E-mailzjxie@jxau.edu.cn

研究方向:土壤健康、土壤-植物互作与碳氮循环、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效应


个人简介: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入选者、中组部等多部门第22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 5%。主持/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主持/主研国家级和省级教改项目4项。发表论文50多篇,副主编/参编教材或专著2部;授权国家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件;获省()级等科技/教学成果奖以及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技小院研究生学前教育实践培训优秀指导教师、中国农业大学优秀访问学者和江西农业大学先进工作者等奖励或荣誉10多项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竞赛并获奖8项。受聘担任《土壤》和《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以及巴基斯坦Ghazi UniversityDera Ghazi Khan of Pakistan等高校专业技术资格审查小组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评审专家、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九届绿肥专委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循环经济专家库成员、中国农技协柑橘专委会委员、中国知网评审专家、江西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和江西省科技特派员等。受邀担任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和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论文评阅人。


主要社会兼职:

1. 中华环保联合会循环经济专家库成员

2.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九届绿肥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柑橘专业委员会委员

4.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评审专家

5. 中国知网(CNKI)评审专家

6. Ghazi University等国外高校专业技术资格审查小组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7. 江西省科技特派员

8. 《土壤》和《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

工作经历:

2018-01至今 江西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硕导

2022-092023-08 中国农业大学,中组部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合作导师:张福锁院士)

2009-072017-12 江西省农科院,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教育经历:

2012-092016-06 华中农业大学/ 博士

2006-092009-06 华中农业大学/ 硕士

2001-092005-06 江西农业大学/ 学士

教学情况: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土壤肥料学

人才培养:

1. 担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本导师;

2.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2~4/年;

3. 指导本科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奖多项。

教学成果:

1. 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研究生教育类)(2024R1)

2. 江西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一等奖(2022R4)

3. 江西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本科)一等奖(2022R13)

4. 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植物营养学教学团队)核心成员(2022)

5.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022,指导老师)

获奖与荣誉(部分)

1. 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工作者”(2023)

2. 全国科技小院研究生学前教育实践培训优秀指导教师”(2023)

3. 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2022,负责人)

4. 江西省优秀科技小院(2021,负责人)

5. 十佳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2020,联系人)

6. 井冈山农高区先进个人”(2021)

7. 江西农业大学先进工作者”(2020)

8. 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2019)

9. 江西省鹰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

10. 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3)

国家专利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 谢志坚.一种便于水稻秸秆加工成生物炭的破碎装置,ZL 2023 2 1678058.2, 2023-11-28.

2. 喻成龙,赵尊康,谢志坚,王金亮,李琳,李凤英.外来入侵植物源生物炭吸附材料及相关生物炭基肥的制备、筛选及优化系统V1.0, 2023SR1505071, 2023-11-24.

3. 周春火,谢志坚.一种秸秆厌氧干式发酵罐,ZL 201921425291.3, 2020-07-28.

4. 吴佳,马伶俐,谢志坚.一种VOC采集装置及VOC分析装置,ZL 201920288955.X, 2019-10-22.

5. 吴佳,马伶俐,谢志坚.一种废水处理用加料装置,ZL 201920288978.0, 2019-11-15.

6. 周春火,谢志坚.有机肥配料与施肥自动控制系统V1.02018SR1056491, 2018-12-24.

7. 周春火,谢志坚.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管理系统V1.02018SR1056508, 2018-12-24.


科学/教学研究

5年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2567042稻秆炭和绿肥介导微生物电子传递调控红壤稻田炭()际硝化/反硝化作用的机理2026-012029-12,主持

2.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52BAC240259秸秆炭调控红壤旱地炭际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学机制2025-062028-05,主持

3. 吉安市科技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专项,20244-018630,生物炭调控红壤果园炭际土壤硝化过程的细菌作用机制研究2024-072026-07,主持

4. 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西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赣烟司〔202259-202201001,江西典型植烟土壤烤烟高效施肥技术研究,2023-012026-12,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2060727,稻秆生物炭联合紫云英还田影响红壤稻田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学机制,2021-012024-12,主持

6.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BAB203018,长期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调控环鄱阳湖红壤稻田氮素转化的微生物机制,2020-012022-12,主持

7.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项目,重点项目,GJJ180170生物炭基肥与绿肥对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机制2019-012021-12,主持

8. 江西省科技厅,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2021-06至今,主持

9. 江西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8-01至今,主持

10. 江西省科协(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江西井冈蜜柚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2022-042022-12,主持

11. 井冈山农科园科技计划项目,井农科字〔202151号,丘陵红壤区果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功能微生物肥研制,2021-012022-12,主持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2160503,双季稻秸秆与秸秆炭化还田下稻田土壤碳素转化特征及其微生物机制,2022-012025-12,主研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2160751,镁缺乏对不同韧皮部装载类型植物同化物转运影响的差异与机制研究,2022-012025-12,主研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1967014,酸化稻田土壤富磷对硅有效性的影响机理,2020-012023-12,主研

15. 井冈山农高区省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子课题,20222-051261-3-2红壤丘陵--立体配置的生态高值型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及示范2022-102025-09,主研

16. 吉安市重大科技专项,吉财教指〔202083号,井冈蜜柚果园土壤健康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012022-12,主研

17.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项目,重点项目,GJJ210402井冈蜜柚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模式研究2021-122024-12,主研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 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研究生教育类),重点项目,2024568,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科技小院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5-012028-12,主持

2.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22-3-20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涉农高校基于科技小院的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2-102024-12,主持

3.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8-3-15基于校政企联盟的地方涉农高校农科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2019-012020-12,主持

4. 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高厅函[2020]20[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领域No.75],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为例,2020-012023-12,主研

5.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22-073,以科技小院为依托的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2023-012024-12,主研

5年代表性科研论文(*通讯作者)

2024年:

1. 谢志坚,张海伟,卢叶,等.生物炭与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红壤稻田烤烟氮肥利用率与产量产值的影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4, 46(5): 1151-1162

2. 周佳慧,张昆,谢志坚*,等.稻秆炭还田对红壤双季稻田土壤碳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综合肥力的影响.核农学报,2024, 38(5): 968-975

2022年:

3. Xie ZJ*, Shah F, Zhou CH. Combining rice straw biochar with leguminous cover crop as green manure and mineral fertilizer enhance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rice yield in south China.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2, 13: 778738.

4. Nagina R, Raina I, Muhammad ZK, Saima R, Imran H, Imtiaz H, Ahmed KS, Romana T, Xie ZJ*. Effect of fermentation response on biosynthesis of endopolygalacturonase by utilizing polymeric substrates of agricultural origin from a potent strain of bacillus. Catalysts, 2022, 12(8): 875.

5. 朱文达,谢志坚*,涂书新,等.玉米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应用模式研究.华北农学报,2022, 37(S1): 141-147.

2020年:

6. 谢志坚,吴佳,段金贵,等.生物炭基肥与紫云英联合还田对红壤区早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 26(9): 1732-1739.

教改论文:

1. 谢志坚,安志超,李亚娟.基于科技小院的农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中国大学教学,2023, (8): 17-21. (CSSCI)

2. 谢志坚,周春火,贺亚琴.基于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涉农高校本科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教育现代化,2021, 8(13): 31-34.

3. 康丽春,林金龙,谢志坚,等.生态农业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的教改探索.农家科技,2019, (1): 190.

教材与专著:

1. 谢志坚(副主编).植物营养学实验指导.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22.

2. 谢志坚(参编)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研究生培养情况

(联合)指导硕士研究生10多人。

欢迎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化学等专业背景的同学加入!